朱光潜的谈美好句


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,万物之灵。从衣食住行到男婚女嫁,人类的生存总离不开这些滥俗的事情。

正是因为从远古以来人类要从事这些这些滥俗而平凡的事情,变得卑微而不会高雅,所以人类就开始从“食”、“色”方面去改变。

艺术和美都是从人谈起,没有人也就没有这些高雅的存在。美是一种价值,属于经济范畴,只要是有价值就意味着会有供求关系,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。

人世间一切的艺术与美都从“食”、“色”开始,因为会欣赏,因为有渴望,因此,美就从这些平凡中诞生,发展到如今,美成为了一个学科,即美学。

美学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,后在民国时期才引入了中国。之后,中国美学从朱光潜开始才有了长足的发展。作为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,沟通中外的桥梁,朱光潜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史的奠基人。

这样的成就让朱光潜一生都在为中国美学而奋斗。他饱读诗书,成就大学者,一生著译等身,为中国美学的发展真可谓做到了呕心沥血,正如中华美学学会第二任会长王朝闻先生所说,朱先生对中国美学事业做到了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。

这样一个为美学呕心沥血的人,他的一生传奇而富有艺术感。他在世时写了多部著作,《谈美》、《谈修养》、《给青年的十二封信》都是他的代表作。朱光潜不仅在美学方面有很卓越的表现,在教育和哲学以及文学方面朱光潜也是造诣深厚。

他的文章读来发人深省,有很好的启发作用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,朱光潜于欧洲求学,他从海外寄回了十二封写给青年朋友的信,而这些信后来被出版成书,成为了学校的教科书,而这部书也成为了朱光潜的成名作。

在他的成名作《给青年的十二封信》里,朱光潜先生信中所谈皆是青少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话题,他在读书、作文、爱恋、情理、修身、做人等方面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条正确的道路,引导且劝谏年轻人,眼光要深沉,戒骄戒躁。

他反复强调做人做事不要太过贪得无厌,不能太过滥俗,急功近利。他的这些思想直到如今依然是至理名言,是约束青少年行为的引导准则。

在他的《美在从容生活间》这本书里,这十二封书信依然被收录进来,可见这些信件存在的意义超过了文字本身,那是对读者思想层面的洗涤和引导。

《美在从容生活间》是朱光潜作品的自选集,也是一部朱光潜的艺术人生书。这本书在选文上很有意思,文章选自朱光潜的四部著作(《谈修养》《给青年的十二封信》《谈美》《谈美书简》)。

书名是《美在从容生活间》,但是这本书其实谈美这个内容篇幅甚少。它并不像朱光潜在《谈美》书里描述的关于美的理论多,这本书反而淡化了那些美学理论,反而更注重一个人在自身修养方面的培养。

书的开篇从一个人精神层面谈起,引申出美感教育。对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发展,朱光潜先从立志谈起,强调年轻人应该要立志。

从立志入手,朱光潜提出了现代青年普遍面临心气过高这一现象。他说从前的青年人志气太大,而现在的青年人志气太小,甚至无志气,学会了啃老。

有些人志气太大,理想过高,事实很残酷,结果自是郁郁不得志。有人志气过小,麻木堕落。因此作为年轻人的我们,要立志也要度德量力。

谈起读书朱光潜先生也是娓娓道来。作为一位美学大家,朱光潜的读书方法是贵在精而不在多。他坦言书多了是一种累赘,反而不能让人专心读一本好书,成了蜜蜂四处采集,最后也只是浅尝而非专精。

在中国古代,因为书籍昂贵且著作甚少,因此但凡读书,书生们自是把一本书熟记在心,后嚼得烂熟,这样读书方能一生受用无尽。

现如今许多读书人号称一年读几百本,但古来圣贤书每一本都是先贤们花费巨大心力,历经时间洗礼才流传至今,一本书读几年都不为过,那么,那些一年读几百本的书又如何消化的了。

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,这话一点不假。而我也深有体会。与其一月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,不若用读十部书的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好书,就比如《史记》或者四大名著都值得用很长的时间去重复阅读。

读书使人明理,读一本书我们真正要读的是作者要表达的价值观,即“真”、“善”、“美”。世间的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。而为人心理就会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。

朱光潜认为,真善美的价值观和知情意价值相当。他提出“真关于知,善关于意,美关于情。人能知,就有好奇心,就会寻求真理。人能发意志,就要想好,就要趋善避恶,造就人生幸福。人能动情感,就爱美,就会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人生。”

从人类意识层面来说,爱美,求知,想好是人的天性。想要人生完美,我们就要追求真善美。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光潜谈美先谈人。从主体的客观存在到意识层面的唯心主义思想。以人为本,从心出发,用人类的求知欲推动美学的发展,朱光潜的美学就是如此展开。

谈起朱光潜的美学首先要谈他的艺术人生。在这本《美在从容生活间》里,编者把朱光潜的艺术人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于读者眼前。书中的片段,内容经典,清晰地表现了朱光潜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和美学观。

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的艺术,每个人的成长史就是自己的作品。有人生活的如同住在艺术的乐园,有人生活的平凡的可怕。生活就是一门艺术,全靠自我的修饰与雕琢。都说会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这点毫不为过。

艺术可以很高雅,也可以很简单。都说文章忌俗滥,生活也忌俗滥。没有自己的本色一味的活成大多数人的样子,就如东施效颦,西施的自然流露是在创造美,而东施的装模作样就是虚伪。

自然是美,虚伪是丑。是丑是美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。

一个人,在什么样的地位,是怎样的人,感到什么样的情趣,便现出怎样的言行风采,叫人看了觉得协调,这才是艺术的生活。

艺术生活就是有“源头活水”的生活,俗人迷名利,而会生活的人迷欣赏。

朱光潜的美学史可以说是一部艺术人生史,他懂美,所以他从不人云亦云。对于美学的探究他遵从了自己的一贯作风,即便在当时西方世界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美学理论,但想要研究出属于中国美学理论从来不曾停止。

在美学的研究上,他一方面在解放以后研究了马克思。一方面他又批判自己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,最后在1950年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的美学观点。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,此外还须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,使物成为物的形象,然后才是美。

什么叫做美,美不仅在物,亦不仅在心,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。在物为刺激,在心为感受;它是以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。

所以对于美我们要从心而发,却又不流于表面。美是我们内在的一种感受,当我们把这种感受以心借物来表现时,那就是一种生活的情趣,也可以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消遣。

人生就是一堂美学课,也是你的艺术人生。想要把美留住,让生活更有情趣,思想更懂品味,那就从容的生活,不爱慕虚荣,不放纵自我,有志气的生活,却又踏实的成长。不抱怨,不贪恋荣华富贵,学会真善美,自信而从容的生活,这就是我们的艺术人生。

如何理解朱光潜的《谈美》


读过朱光潜,他的美学著作都是大部头,食而不化,不得要领;也读过宗白化的《美学散步》,薄薄一本小册子。觉得还是宗白华的东西,平易近人,深入浅出,更能够被人接受。两人都是美学家,

有时候还没谈的时候觉得对方很美好,不敢接近,真正谈了觉得也就那样。这是为什么


谢悟空。

男女相识,在没谈恋爱的时候感觉对方很美好,不敢接近。那是因为对方身上某些特质让你很欣赏,强烈的吸引着你,美好的特质因仰慕而显高大且神圣,使人望而生畏而胆怯不敢靠近。其实这都是因为你的自卑不自信,害怕被拒绝所造成。为什么两个人真正的谈了恋爱又有种“也就是那样"的感觉呢?一种原因是人为的提高了美好的高度,赋予了过多的色彩。两个人谈恋爱随着了解的深入,慢慢的发现对方身上那种美好,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令人沉醉或神秘,所以在心理上产生了淡薄的失望,虚幻与实质美好的权衡自然就有种”也就是那样"的感觉。

另一种原因是,审美的疲劳,不懂得珍惜。喜欢对方身上某些美好特质,欲念的涌动使你非常渴望得到。当你真正拥有对方的时候,对方身上的美好吸引,就会随着了解的深入加速淡化甚至散去。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心理,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感觉很美好,得到以后新鲜劲过后,就会感觉索然无味平淡无奇,自然就会产生“也就是那样”的感觉。

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兴奋而感觉舒服愉快,贪心会使人高兴但也会使人心伤,重要的是把握审美的高度,对美好的东西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,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,才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。

“贫穷者不要谈个性,这不是你失败的借口”,这句对吗


谢邀。贫穷是富裕的转折,富裕是贫穷的衬托。习习相生,习习互换。人的个性也不代表贫穷,更不代表富裕,失败了可以产生富裕,荣极了可以产生贫穷,随着你的个性而改变。富裕荣华奢侈可以养成一个人的个性狂忘勋耀自大。个性就升级,得到顶峰,得到极限。犯法,藐视,贪图,个性突反贫穷之态,不改变也得要改变个性,不遗人们的意志而变。在者一个贫穷的现实之态,人的个性也将改变,脱贫,攀比,自尊,努力,计策,个性升级,有贫变富,富而狂忘,个性又极限,习习相生,习习又来,个性又升级,个性又失败。正合古人言,朝朝代代,反反复复,个性随着来,个性随着去。这里“贫穷不要谈个性,这不是你失败的借口"这是懒惰之人之言态,不图前进,随大流,形态是有贫穷富裕之分,贫穷并不是持之以恒产物,懒惰,游手好闲贫穷这个个性将永远伴随着你,致至到天堂,怎能说贫穷是失败的个性呢?

你谈过多少次恋爱,有哪些美好回忆


这个问题嘛,说到底属于隐私,但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,别说谈个几次恋爱了,就连结过几次婚的也不在少数,所以,既然被了,我就如实回答一下吧

一共两次

第一次:高中的朦胧之恋,那时候的很多事情都随着时间的推移,渐渐淡忘,要说特别美好的回忆吧,好像也没有了,大概是当初还小,什么也不懂,当时的所谓男女朋友也并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那种,只是玩得来有话聊的那种,不过初恋八成都是这样的吧

第二次:大一的时候,虽然我们是警察学院,但是只要不要太过分,谈个恋爱什么的还是可以的,他呢跟我同一届,并不是很帅,但很干净阳光,对我也很好,但最终由于种种原因,还是分道扬镳,不过,这段恋情可以说对我影响很大,甚至改变了很多,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大一的那个圣诞节,他蒙着我的眼睛,带着我来到他事先准备好的地方,到了地方,拿开双手,地面上摆放着玫瑰和心形蜡烛,向我表白,也是第一次现实中遇到这种,心里还是很感动,就莫名其妙的点了点头,然后我们还放了孔明灯,就是许的愿望什么的都拜拜了,哈哈哈

最后说一下,仙女本仙现在单身可撩,但切记勿强撩,嘿嘿

你觉得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美好


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美好,这个我觉得跟每个人的欲望有关系。有的人满足于现状,他就觉得自己生活的很美好。不满足现状的人,生活条件再好,他也是不知足的。另外,我觉得不同年龄段的人,他也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同。这是我的看法。

初恋真的都很美好吗


谢邀。

初恋,真的都很美好!

己过了初恋的朋友(当然,这里不包括正在初恋或热恋的可爱人儿!),回忆起来,初恋处处是甜蜜,点滴在心里,即便有不愉快,也一一留在记忆里!其因为何?

(一)神秘感。初恋,对每一个人来说,都是第一次,尤其是异性的接触,显得更为神秘和好奇,这也正符合人性的心理。

(二)向往感。因为好奇,所以才时时刻刻向往着去探寻,去了解,去追寻那从未接触过的神圣之异。因此,才有了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之感。

(三)仰慕感。因为“众里寻她(他)千百度”,才识那人在自己眼中独一无二,可想两人从相貌,心理,性格等各面有着相同的吸引和追求,相互倾慕和关爱对方,才有了心中各自的唯一,男女双方相互仰慕。

总体说来,对每一个人来说,初恋都是很美好的。但,因为是初恋,人的心理,性格,世界观等都不成熟,情感和理智辩别不清,更无法控制和把握。因此,大多数的初恋仅停留在记忆,成为人生最美好而又最难忘的回忆!